充电桩基本参数
  • 品牌
  • 爱普拉
  • 型号
  • 站交流充电桩
  • 电池类型
  • 锂电池
  • 指示功能
  • 有指示功能
  • 接口
  • 普通接口
  • 外形尺寸
  • 950mm*400mm*350mm
  • 产地
  • 江苏,河南,山东,黑龙江,江西,广西,海南,浙江
  • 颜色
  • 黑色
充电桩企业商机

交流充电桩,俗称“慢充”:技术成熟、壁垒低、建设成本低,但充电效率较低,适用于公共停车场、大型购物中心和社区车库中。交流桩对电网改造要求低,需先通过车载充电机(OBC)将电网的交流电进行变压和整流,转换为直流电后对汽车电池充电,所以充电速度较慢,充满电一般在6~8个小时,目前主流单桩功率为7kW,综合成本约0.5元/W。按充电方式分类角度,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总量中主要为交流充电桩。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1年我国交流桩保有量为214.7万台,直流桩保有量为47万台。按充电地点分类角度,私人桩以交流充电桩为主,交流桩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对电池损耗较小、满足消费者利用汽车长时间闲置之余充电的需求。公共桩同时具备直流桩与交流桩,且公共交流桩、直流充电桩的比例近几年保持在6:4左右。一方面直流桩建设成本较高导致数量偏低;另一方面,目前的充电设备可基本满足用户有计划充电和应急充电需求。因此,6:4的比例符合目前的市场合理性。然而由于用户对快速充电需求的增加,预计直流快充桩在未来两年的保有量占比将有所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维持新能源电动汽车能源补给。东莞智能充电充电桩安装

同时充电桩在区域分布上也较为集中。整体来看我国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充电服务网络,截止2021年底国内排名前面省市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到71.6%,集中度继续保持高位。主要系经济发达地区大多存在汽车限牌限购、以及新能源公交普及程度较高等特点,其对充电桩建设存在较大需求。同时物流车、出租车等对应使用车的推广对于充电桩利用小时数也是很大的保证,从而提高运营企业的建桩积极性。东莞智能充电充电桩安装智能充电桩通过多种通信协议和网络接入方式,实现与车辆、用户、平台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

充电桩上游技术门槛低,产品差异化程度低,竞争尤其激烈。自2014年国家电网向民间资本开放电动车充电桩市场,一大批充电桩公司应运而生,硬件行业竞争剧烈,同时,由于设备门槛低,充电桩整机制造商与元器件生产商、中下游的建造运营商有部分重合。比如特锐德虽主要负责充电桩的运营,但也进行充电设备元器件的生产,普天新能源和特斯拉的业务也兼顾了充电桩的整机制造和运营。充电桩建设市场规模测算充电桩市场空间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正相关,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经我们测算,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73万辆,保有量将接近2800万辆。参考历史年度车桩比值,2017年后车桩比长期稳定在3:1左右,假定2022~2025年车桩比为3:1,则到2025年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930万台(包含公共桩及私人桩),保有量4年CARG为37.3%。

汽车充电桩产业链上游为充电桩部件与设备制造环节;中游为充电运营环节,包括充电桩和充电站建设和运营服务;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为充电桩用户,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和个人消费。其中设备零部件生产商(装备端)和充电桩运营商(运营端)是充电桩产业链主要的环节。2.1装备端:新基建下投资加码,充电桩新一轮建设浪潮按照不同的标准,充电桩可作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标准有如下四种:分别是按充电方式、安装地点、安装方式和充电接口来分类,其中用得多的是按照充电方式及安装地点来进行分类,结合来看,公用充电桩一般采用直流充电桩,充电功率大,充电时间短;桩及私人桩一般采用交流充电桩,技术成熟,安装成本低。 对应使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企业)自有停车场(库),为单位(企业)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充电基础设施潜在空间巨大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发展推动充电基础设施需求快速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数量与充电速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场所大多为住宅和工作场地,而途中可快速补给电力的充电设施尚不完善。要解决里程焦虑问题,使得电动汽车像传统的燃油车一样补能快速便捷,就要加快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2021年全球公共车桩比约为10:1,且已有公共充电桩中68%为慢充,慢充桩电力供给速度远不及快充,不能很好的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充电基础设施有待加速建设。另外,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将带来更多的私人充电桩增量需求,充电桩的市场空间广阔 充电桩的现有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东莞智能充电充电桩安装

那么你知道如何安装充电桩吗?东莞智能充电充电桩安装

充电桩“出海”:富贵险中求中国汽车报2023-07-0517:34:07发布于北京充电桩“出海”无疑是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热门的话题之一。不过,在风风火火走向海外市场的背后,充电桩企业也遭遇了种种阻碍。“走出去”向来不应只是喊喊口号,需要开拓奋斗的精神,更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市场拓展策略。因此,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抓住这一行业“风口”,共享“出海”红利是它们现阶段必须沉下心来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汽车报》记者了解到,不少充电桩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已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东莞智能充电充电桩安装

与充电桩相关的文章
与充电桩相关的产品
与充电桩相关的资讯
与充电桩相关的问答
与充电桩相关的标签
产品推荐
相关资讯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